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积极鼓励外资进入制造业和加工业,力图摆脱对资源出口的过度依赖以及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的弊病。随着中哈产能合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哈非资源领域投资。新疆新康食品公司就是我国早期投资哈萨克斯坦非资源领域并取得成功的企业。
哈萨克斯坦因资源丰富、局势稳定、居民受教育程度高以及居民收入较高吸引了不少中国企业的目光。哈独立以来,许多中国企业都曾尝试在当地投资建厂,但不少企业最后铩羽而归。而新康番茄制品厂只有100多人,10多年来却牢牢占据着当地番茄制品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30%。
新康食品公司是一家设在新疆的企业,1998年公司在阿拉木图注册成立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各类番茄制品。2000年,由新康食品公司投资300多万美元的新康番茄制品厂在阿拉木图投产。企业最初只能生产两大类番茄罐头,现在已拥有四大类100多种产品。从2000年投产至今已累计生产各类番茄制品75000多吨,带动国内原材料出口2000多万美元。10多年来,番茄厂产量和销量增长5倍多,现在每年销量和产量达15000吨左右。
新康凭借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哈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赢得消费者认可,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平均占有率在30%左右,番茄酱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50%。新康已建立起覆盖哈全国的营销网络,产品进入各大城市批发市场和超市。就连远在阿富汗的美军也慕名而来,洽购新康产品。
新康成功的第一秘诀就是深耕中亚国家市场,对消费者需求了如指掌。中国虽然是番茄酱出口大国,但国外所需的番茄制品大都是外国企业从中国采购原料酱进行深加工后再销售给本国消费者,而新康牌番茄制品则是直接销售给外国消费者。
从1994年起,新疆新康食品公司每年都参加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同中亚销售商进行接触,逐渐熟悉了中亚国家市场行情。公司对中亚各国市场的调查表明,包括哈在内的中亚五国,每年番茄酱总需求量为15万吨左右,但这些国家番茄制品生产能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番茄制品在中亚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新疆新康食品公司1998年在阿拉木图市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哈萨克斯坦新康番茄厂。
哈萨克斯坦新康番茄制品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康之所以能在哈保持龙头地位,与企业本土化战略密切相关。在企业143名员工中,只有公司法人、中方执行经理和车间工程师3人为中国人,其他员工全部是当地人。管理经理、财务经理等中高层公司管理人员全部在当地聘用。新康就像一个民族大熔炉,吸纳了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鞑靼族等各民族员工。
人才本土化为新康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带来了便利,使产品本土化成为可能。每开发一种新产品,新康都要举行评鉴会,邀请代销公司及消费者品尝。产品上市后,公司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征求消费者意见。由于公司中高层管理者都是当地食品行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消费者需求了如指掌,这确保了新康产品的口味、包装和选料最大程度地贴近消费者需求。
“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是新康公司长期恪守的理念。企业不仅为员工准备了宿舍和食堂,还发放伙食补贴。尽管开销很大,新康每年六七月份都会组织全体员工免费休假几天。每当员工过生日时,新康都会给员工准备礼物。近两年哈萨克斯坦本国货币坚戈汇率暴跌,新康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即便如此,公司仍响应当地政府号召给员工加薪。点滴关怀让员工在新康找到了归属感,在哈萨克斯坦,员工跳槽非常频繁,新康公司员工队伍却长期稳定。
新康突出的业绩和对员工的善待获得了哈政府高度认可。虽然是中资企业,新康却享受着只有当地企业才能享有的优待:不仅税收优惠,还能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贴息贷款。新康连续十年获得哈萨克斯坦番茄及果酱行业最佳企业称号,并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总统嘉奖企业”、“哈萨克斯坦金色农业企业”等一个又一个荣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稳定哈市场的同时,新康正瞄准其它中亚国家、俄罗斯乃至中国市场。在加大本土化产品生产的同时,正计划将哈国优质农产品出口中国,以拓展企业盈利空间。目前,新康正申请注册“LSN”生命营养商标,这是国际上通用的食品安全商标,代表着“健康、安全、营养”的涵义,新康希望通过这一策略,占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