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全球经济治理和企业发展数据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 海外案例
海外案例
【中国铁建】从土耳其安伊高铁看中国铁建如何克服“走出去”水土不服
时间:2015-12-04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
  • 所属地区欧洲
  • 所属行业运输仓储
  • 所属维度经济
  • SDGs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
  • 关 键 字土耳其,铁路,投标谈判
  • 摘 要“中国的第一条海外高铁”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是中国铁建的杰作,而在建设过程中中国铁建的“成长”经历堪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一本教科书。

“中国的第一条海外高铁”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是中国铁建的杰作,而在建设过程中中国铁建的“成长”经历堪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一本教科书。

——投标谈判有惊无险

从2004年2月,中国铁建与中机公司达成该项目跟踪投标合作意向,2014年7月25日安伊高铁的开通,中国铁建奋斗了10年。中国铁建下属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立介绍,“这10年间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尤其是最初的谈判。就在与业主签合同之前,双方还差点谈崩了。”

当时,共有来自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等28家国际公司组成的8个联合体参加了投标,竞争十分激烈。中国方面投标由合包集团进行的,合包集团中国铁建和中机公司共占40%合同份额,负责线上工程实施,土耳其两家公司占60%合同份额,负责线下工程实施。中土集团以中国铁建名义在合包集团中为牵头单位,负责铁路线上工程实施。

标书编制过程中,土耳其两家公司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步步紧逼,中方寸土不让,双方僵持,无法达成一致。经过再三洽谈,总算达成了初步协议,2005年8月8日,合包集团向土耳其业主方提交了标书,10月13日,业主宣布:中方牵头的合包集团中标。12.7亿美元的中标价格在当时刷新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单项合同纪录。

然而,事情进展并不顺利。投标的竞争对手认为,合包集团中标不合法,遂进行起诉。好在有惊无险,经过法律程序,中方最终笑到了最后。

“其实,在众多竞争者中,合包集团价格并不是最低的。”中国铁建土耳其分公司总经理郑建兵说,这个项目能够最后拿到手,有两条重要因素:一个是我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再加上2.2亿美元的商业贷款,贷款条件比较优惠。二是中国的技术方案有优势。中国铁建在国内已有丰富的高铁建设经验,相较其他竞争公司技术比较成熟。综合考虑了融资成本和技术方案的评分,合包集团的综合得分是第一。

——“走出去”应重视商务文化 切忌“想当然”

然而,这只是土耳其高铁建设的第一步,这条只有158公里的高铁线路,足足修了8年。经历了10年的时间,中国铁建终于找到了对方的“频道”——一方面,高铁对于土耳其是新事物,当地铁路局做的前期地质勘测不够扎实精确,导致项目不得不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另一方面,与中国市场相比,欧洲市场更重视过程管控,因此也特别讲究“慢工出细活”。

2013年,由当地企业施工的安伊高铁二期工程两个隧道滑坡,中方铺轨、电气化等工作均无法继续。为了保住信誉,郑建兵先是向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求助,迅速办好了101名工人一个月的因公签证。与此同时,电气化项目经理周洪波优化施工方案,将中国派遣工与当地劳工进行“混搭”。项目部每天准时向坐镇国内的袁立短信汇报施工进度,随时争取支援。就这样,中方在“拒绝加班”的土耳其上演了中国式的“三班倒”。

郑建兵回忆说,土耳其当地企业两天才安装7根电线杆,而中国铁建一夜就架设了100根,更神奇的是,一个星期后,由当地企业推荐的第三方质量检测完成了,结果显示中国企业铺设的电线误差均控制在微米级,“堪称完美”!

袁立说,“这给中资企业提了醒——‘走出去’切忌‘想当然’,要树立正确的海外市场理念。”在海外做项目,真正困难的不是技术门槛,而是商务文化。中资企业在国内外的资源调配能力完全不同。越是国内的成功企业,越是要小心依赖既有经验、忽视商务陷阱。“一个项目,也许在国内3个月就能干完,但在国外,一年都干不完很正常。比如说,我们在国内可以从全国各地调配工人,这和从国内向国外调配工人,完全是两个概念,护照、签证、路费全是负担,施工装备和材料调配也大不同。”

“走出去”还应储备一批真正的海外人才,“不光要有外语人才,还要有精通当地国际贸易规则、当地宗教文化、国际法及地域法律法规,并深谙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袁立说。“经过这次历练,我们从技术、法律、程序上已具备到欧洲一展身手的基本条件。而且到目前为止,项目不仅没有赔钱,还颇有收获,说明这个学费交得很值”。

——布局海外防止“撒胡椒面” 念好“五字经”

对于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像土耳其铁路项目这样案例每天都在上演着。作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先锋队”,中国铁建的战略是,明确以传统优势国别市场、资源型国别市场、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国别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市场为主要着力方向,防止“撒胡椒面”,通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践证明,这一战略不仅使集团在尼日利亚、沙特、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传统优势国别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经营成绩,而且在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泰国等新的国别市场开拓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铁建明确了大海外战略,即公司海外经营要实现“广长大高优”五字经营战略目标。

所谓“广”,就是经营区域要广,尽快由偏重非洲市场向非洲与“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并重转变;所谓“长”,就是产业链要长,不仅要积极承揽施工项目,而且要大力承揽全产业链项目,带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走出去”;所谓“大”,就是业务体量要大,每年的海外业务量在中国同行业企业中要稳居前三名,远期海外业务在本企业中的占比要达到30%以上;所谓“高”,就是市场站位要高,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眼于投融资环节,努力在高端市场就位;所谓“优”,就是经营绩效要优,全面强化海外经营风险防控,确保良好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中国铁建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经营机构,仅2014年一年就承揽了41个项目,合同额共计61.8亿美元,主要包括泰国马塔普港口、孟加拉达卡公路、马来西亚四季酒店项目等。2015年5月8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铁建与俄方签订了图瓦铁路及港口项目的合作备忘录。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涉及的报告、案例、指南等信息,部分内容系转载或经编辑整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1977-2016 BY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六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30277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