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全球经济治理和企业发展数据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 国内案例
国内案例
【六盘水公司】传承中华瑰宝 塑造民族品牌
时间:2010-01-12     来源: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 发布时间2010
  • 所属地区亚洲
  • 所属行业教育及文化
  • 所属维度社会
  • SDGs优质教育
  • 关 键 字
  •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传统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淡化、消失、甚至濒临失传,急需对中华瑰宝加以抢救和传承。怎样才能传承、保护逐渐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呢? 六盘水公司提供了一种视角。

一、公司简介

六盘水民艺苑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盘水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依托境内少数民族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而成立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民族服饰、民族民间文化手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挖掘、研发、设计、制作和销售。

二、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传统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淡化、消失、甚至濒临失传,急需对中华瑰宝加以抢救和传承。怎样才能传承、保护逐渐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呢?

三、解决方案

1.定期培训

贵州省六盘水市是多民族居住地区,境内有少数民族37个,世居少数民族7个。少数民族人口7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7%。有50个民族自治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50.5%。民族乡区域面积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5%。六盘水公司在注重民族文化挖掘、开发、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同时,选择建立了六盘水民族文化研究示范基地,2006年与钟山区民政局等一道发起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乡村校园为基地,对特色民族文化进行承前启后的挖掘和传承,保护民族民间濒临失传的工艺和技能。本着培养一批承前启后、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实施抢救、保护、挖掘、传承、开发和利用的接班人,为钟山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全面推进积累经验的宗旨,以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主,寓教于乐、共同参与为辅的教学方式,义务在马坝村对村民进行音乐、舞蹈、美术、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文化培训。

培训班定额学员150名,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54岁。结合学员文化结构和年龄层次的不同,培训班分为音乐、舞蹈、美术、蜡染四个班,从最基础的内容进行培训。培训班开班后,蜡染班学员杨兴栎、杨凤春、杨廷秀的蜡染作品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和能工巧匠大赛钟山区海选,并代表六盘水市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屡次获得省、市嘉奖;苗族舞蹈更是多次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和能工巧匠大赛颁奖演出,获得市、区专家的一致好评,被称之为"穿越时空的艺术"。

2.长期培训

2006年初步实行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然而,时间和地域制约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只有将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时尚的理念加以融合和弘扬,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六盘水公司经多方了解和勘察,于2007年3月在钟山区月照乡马坝村建立了"六盘水民艺苑马坝村民族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基地的主要职能是:面向本村、本乡及全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蜡染、刺绣、歌舞等理论和技术培训;对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其工艺品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打造六盘水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3.搭建民族旅游商品市场平台

六盘水公司建立民族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和民族旅游商品专营市场,坚持政府引导、 企业领办的原则。公司采用积极引导、市场管理、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与房开商合作,向业主租用门面,免费向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制作者提供经营场地一年以上,以迅速达到社会各界对民族旅游商品的关注,以实现少数民族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专营市场总投资500万元,租用门面200个,专营民族服饰、蜡染制品、刺绣、手工艺品、木雕、竹雕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让比较典型的少数民族商品快速、直接进入市场,以达到商铺和企业的双赢!

四、取得成效

1、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民族旅游商品的认知和重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直都是我们坚持的服务宗旨,把大山深处的艺术珍宝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更多的人和有关部门认可和关注,以提升它的社会认知度,使之成为六盘水地区另一张城市名片。

2、让更多人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状况,参与扶贫

六盘水除了市区钟山区以外,其他三个行政区六枝、盘县、水城都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尤其是贫困乡村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接受培训、从事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发挥自身优势增加收入,这也是民艺苑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参与社区扶贫的主旨。在过去一年中,公司在马坝、双嘎、玉舍等地,先后投入20万元左右的资金对150多户农户近1200人进行培训,民艺苑提供布料、染料和工具给他们,挖掘和培训他们的蜡染、刺绣技能。只要愿意学习的农户都是公司的培训对象,而培训的初步要求就是拿到设计稿件能够看得懂。由于技术水平不一,他们上交的成品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大量销售出去,公司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农户对自己提高技能和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的信心。

3、让少数民族手工艺从业者找到一条致富道路

民艺苑积极推动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推广,以提升民族旅游商品集散地市场的实际可行性和操作性,为少数民族从业者和民族、民间从业者,特别是贫困地区手工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他们找到一条自己经营致富的道路。

4、为进一步拓展民艺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艺苑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不断努力,协助少数民族地区同胞发展生产,在带动他们致富的同时,更是在吸引优秀人才,宣传民艺苑,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五、未来展望

企业的产品特征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决定企业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朋友,而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目前仍然较低。与他们沟通,并让他们在与企业合作中受益不仅是公司最重要的责任,同时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是民艺苑持续发展、稳健成长至关重要的条件。六盘水公司将继续在此方面做出贡献。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涉及的报告、案例、指南等信息,部分内容系转载或经编辑整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1977-2016 BY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六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30277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