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全球经济治理和企业发展数据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 国内案例
国内案例
【中石油】助推航空生物燃料产业化进程
时间:2011-10-12     来源: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 发布时间2011
  • 所属地区亚洲
  • 所属行业化石能源
  • 所属维度环境
  • SDGs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气候行动
  • 关 键 字温室气体减排,生物燃料
  • 摘 要作为国内主要的能源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将研发推广生物航空燃料作为其满足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重要举措。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打造航空生物燃料健康的产业模式,并克服技术瓶颈、推动航空生物燃料产业化生产应用是中国石油集团面临的挑战。

一、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在全球30余个国家开展油气业务,并为66个国家提供工程技术和工程建设服务。2011年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5位。

二、存在问题

石油资源日益短缺,油价高位盘踞不下,航空业对燃料成本压力感受愈发真切,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均在寻求替代燃油资源。据统计,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消耗15亿-17亿桶航空煤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总排放量的3%。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热切关注,也一次次把航空运输业推到风口浪尖。研发供应更加清洁高效的航空燃料关系到航空业可持续发发展。

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航空煤油相比,航空生物燃料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了50%- 90%,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理想选择。中国航空生物燃料研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实现商用。作为国内主要的能源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将研发推广生物航空燃料作为其满足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重要举措。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打造航空生物燃料健康的产业模式,并克服技术瓶颈、推动航空生物燃料产业化生产应用是中国石油集团面临的挑战。

三、解决方案

中国石油集团结合中国地理环境,在四川、云南等地的荒山上种植用于生产非粮生物燃料的麻疯树(又称“小桐子”),避免了“与粮争地、与民争粮”,并为当地增收带来了新途径。

2010年5月26日,在国家能源局的牵头下,中国石油集团与中国国航、美国波音公司及霍尼韦尔UOP公司签署了《关于中国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验证试飞的合作备忘录》。

其中,中国石油集团承担了航空生物燃料供应任务。2011年6月27日,中国石油集团完成了首批航空生物燃料的研发和生产,首批16吨航空生物燃料正式交付中航油。10月,中国国航一架搭载可持续生物燃料的747-400客机经过一个半小时试验飞行后成功降落首都机场,中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集团已具备提供航空生物燃料的技术条件。

四、取得成效  

该成果标志着中国已掌握航空生物燃料加工关键技术,也是中国在非粮生物燃料产业化进程中的新节点。中国石油集团在四川、云南两地的小桐子基地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并投资建设6万吨/年的生物燃料航空燃油工业生产装置。中国石油集团已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基础坚实、技术成熟的原料生产路线,并联合原料加工企业、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商、航空公司及机场、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从小桐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与采收、原料加工和储运直至油品炼制和加注使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勾勒出一张中国航空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路线图。

五、未来展望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预测,2020年生物航油将达到航油总量的30%。照此比例,到2020年,中国将有1200吨的航油打上“生物质”标签。

随着中国石油集团小桐子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出效率的提高,以此为原料的非粮生物航空燃料将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航空生物燃料的经济性、清洁高效性将得到充分展现。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涉及的报告、案例、指南等信息,部分内容系转载或经编辑整理,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1977-2016 BY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六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3027772号-4